2016年1月18日 星期一

雞骨結構

一、動機

  生活了18年,吃了無數隻雞,但很少真正的了解雞的骨骼結構,而藉由這次的實驗報告順便吃宵夜,和同學一同前往21世紀吃烤雞,小心謹慎地把雞骨頭留下,進行後製處理成一個模型,了解其結構。

二、處理過程

我們將留下的雞骨頭先初步的分為五個部分,為四肢和身體,放進裝有雙氧水的夾鏈袋,由於當天無法去化工行購買50%的雙氧水,所以先將就使用藥局購買的3%雙氧水,避免腐臭,約浸泡16小時,直到購置50%雙氧水,再把雞的四肢分裝,身體分為脊椎、右半肋骨、左半肋骨、龍炎骨、鎖骨等,但由於店家無附頸椎、頭部和掌骨,分裝入38%的雙氧水,浸泡約24小時候,放置於長方形木板上,標示部位名稱並晾乾約三天。

三、拼組過程

用具:鑷子、快乾膠和保麗龍膠

我們先拚中脊椎骨,但由於我們未用鐵絲貫穿脊椎骨,故晾乾後是散的,故在此花比較時間,接著將髂骨黏上脊椎,接著將組裝完成之脛骨、腓骨和股骨接上髂骨,然後以龍炎骨為基底,將髂骨及連接的翅膀部分,再將肩胛骨黏上,並與及椎骨結合,接著將肋骨年上脊椎。

四、心得

這次的雞骨結構對我及冠論是一大挑戰,由於沒有使用鐵絲,脊椎骨費盡心思,可惜的是我們的肋骨不知道什麼原因無法吻合的黏上,故我們的肋骨並無法完整的拼完,以及在搬動時,鎖骨遺失,真的感到超級難過,但能拚到這種程度,讓我們得到一點點成就感,希望過完年後,能用拜拜完的雞再來拼裝一個完整的雞骨模型。

五、骨骼圖片


圖一

圖二

圖三







參考資料:
雞骨結構圖
英文名稱對照


2016年1月17日 星期日

輪藻的生植器官


因為拍攝技術不佳有點不清楚請見諒...

書面報告2016.1.17(誰在利用林下小苗)

目錄
(一)前言
 (1)議題背景
 (2)問題
 (3)成樹與幼苗被啃食程度之預測
(二)材料與方法
 (1)研究區域概述
 (2)方法
(三)實驗結果
(四)討論
(五)引用文獻


(一)前言 
(1)議題背景
  在許多森林群集中有大型植食性動物啃食幼苗的情況,如玉山國家公園有水鹿、墾丁國家公園有梅花鹿、黃石公園有馴鹿等大型動物會啃食幼苗。幼苗(seedling)有一較具普遍性的定義為:仍依賴種子養份供應的未成熟植物稱為小苗,一旦植物養份供應從自身轉移到外界則可視為脫離小苗階段(Fenner,M., 1987)。幼樹(sapling)則是脫離種子養份供應,改由自身提供,但未能產生配子之階段。(Lennon, 2015)。小苗在森林的長期動態上扮演關鍵角色(Augspurger 1984, Barot et al. 1999, Connell and Green 2000, Rey and Alcantara 2000, Li et al. 2005A)。幼苗死亡率極高,容易受土壤、濕度、降雨等因素影響而死亡,大部份幼苗在此階段已死亡而無法長成大樹,使得幼苗階段成為森林再生的一個瓶頸(Li et alB. 2005, Negussie et al. 2008)。且近年來由於氣候變遷及人為的濫墾濫伐,森林受到極大的傷害,因此小苗將會是復育森林時的重要角色。 (Gallegos,2015)
  前人在玉山國家公園的研究指出水鹿啃食或磨角行為對中、高海拔園區的森林冠層樹種的更新、徑級結構、演替方向有明顯效應(翁等,2010)。同時,森林地被層及草地植被的覆蓋度、組成、垂直結構亦受到影響(翁等,2010;林等,2009;林等,2010)。在結構上,森林從根系、枝幹一直到林冠為不連續的垂直分層,各林層的生物、非生物因子皆有所不同(Parker, 1995; Lowman and Rinker, 2004),而這也造成森林中的昆蟲群聚同樣具有特定的垂直分布模式(Basset et al., 2003)。
(2)問題  
  前人研究大多關注在幼苗對森林更新的影響,而較少探討到大型植食性動物啃食幼苗是否會對僅利用幼苗的生物之族群結構產生影響。所以我們想要透過實驗,試著找出在柴山區域內是否有生物只利用幼苗或具有對幼苗的偏好性,以了解哪種生物族群結構會因為大型植食動物的取食而改變。

(3)假設
  大型植食性動物啃食小苗,將會影響到偏好利用小苗的生物之族群結構。

(4)成樹與幼苗被啃食程度之預測
表一


  其中"+"號表示成樹與幼苗被啃食的程度差異不大、較小的"+"號則代表有被啃食但較不嚴重,"-"號表示幾乎沒有被啃食。
  第一種情況為有某種生物僅取食幼苗,代表大型植食動物的取食行為可能會影響到某生物的族群結構。
  第二種情況為有某種生物會取食成樹與幼苗,但對幼苗有偏好性,其族群結構被大型植食動物影響程度較第一種輕微。
  第三種情況為有某種生物會取食成樹與幼苗,且無偏好性。
  第四種情況為有某種生物會取食成樹與幼苗,且偏好成樹。
  第五種情況為有某種生物僅取食成樹。

(二)方法及研究區域概述
(1)研究區域概述
  我們的研究區域以柴山為主,以下對柴山的氣候、降雨及地形地質做介紹。
  根據中央氣象局南區氣象中心,柴山屬於隆起的珊瑚礁地型,平均月均溫最低在 1 月時為 19.1 ℃,最高為8 月 29.1 ℃。平均年降雨量為 1748.6 mm,降雨主要集中在6月至10月之間。根據台灣地景保育網,柴山為一隆起的珊瑚礁丘陵,最高處為356公尺,依據地形上的差異,柴山由北向南可分為北段盆地狀區、中段台地狀地區、南段階地狀地區。就地質而言,柴山地區出露之地層由老而新為古亭坑層(含高雄石灰岩透鏡體)及壽山石灰岩,其中壽山石灰岩與古亭坑層為交角不整合接觸。 古亭坑層為厚層的軟弱泥岩,壽山石灰岩則為早期在泥質沉積物上局部珊瑚礁體生長,與一些石灰質藻類混合形成石灰體,最後區域隆起成為低矮的丘陵。

北壽山小苗分布圖

南柴山小苗分布(中山大學區域)

(2)方法
  (A)採集:
     採集沿地圖上登山步道旁的樹苗及成樹之葉片,盡量找出同棵成樹上所有被啃食的痕跡。
  (B)比對利用方式:
     (a)鑑定樹種。
     (b)描述啃食痕跡之特色。
     (c)逐一比對成樹與幼苗葉片上被啃食的痕跡。

(三)實驗結果
在南北柴山觀察到的原生、較普遍且常被啃食的植物中,我們以以下樹種來進行下階段的比對。


圖一
  
  以下是各樹種成樹與幼苗食痕比對結果
(1)血桐


圖二
1. 咀嚼式(不留葉脈) 2. 蟲癭 3. 刮食 4. 潛葉 5. 咀嚼式(留葉脈)
相同啃食形式:1、2

(2)恆春厚殼樹



圖三
1. 咀嚼式(留葉脈) 2.咀嚼式(不留葉派、由葉緣) 3. 潛葉 4. 咀嚼式(由中間、不留葉脈)
相同啃食形式:1、2

(3)構樹


圖四
1. 咀嚼式 (由中間) 2.咀嚼式(由葉緣) 
啃食形式皆相同
(4)蟲屎



圖五
1. 潛葉 2.咀嚼式(由中間) 3.咀嚼式(由中間)
相同啃食形式:1、2

(5)山柚


圖六
1. 咀嚼式 2. 潛葉 3. 刮食
啃食形式皆相同

(6)稜果榕


圖七
1. 咀嚼式(不留葉脈) 2. 咀嚼式(由中間、留葉脈) 3. 咀嚼式(由葉緣、留葉脈) 
4. 潛葉
啃食形式皆相同
(7)白飯樹


圖八
1. 咀嚼式(不留葉脈) 2. 潛葉 3. 咀嚼式(留葉脈)
啃食形式皆相同 

(8)海桐


圖九
1. 咀嚼式(不留葉脈) 2. 介殼蟲
相同啃食形式:1

  以下是各樹種成樹幼苗時痕比率

 表二


利用有某特定食痕之植物個數除以所記錄之植物總數得出食痕比率。
  
  以下是各樹種成樹幼苗被啃食程度之比較

表三


  "+"號表示成樹與幼苗被啃食的程度差異不大、較小的"+"號則代表有被啃食但較不嚴重,透過表二數據比較而得此結果。以目前實驗結果得知,在我們的研究區域中,並沒有生物僅取食幼苗,但有程度上的差別。其中取食稜果榕幼苗的生物之族群結構較容易被大型植食動物的取食影響。

(四)討論

  關於實驗結果其實參考性不高,因為在採集各樹種時的努力量不相同,導致算出結果不公平。Barrios (2003)的實驗方法與我們相似,他所使用的參數是Mann-Whitney U-test p value,來算出成樹幼樹食痕差異度,但我們的能力不足,所以未能算出較具參考性的數據。然而我們觀察出成樹上的食痕具有較大的多樣性及豐富度。只能初步確認在我們的研究區域中,並無生物僅利用幼苗。季節因素也限制了我們的研究,我們的研究時間約從秋季開始,那時已較難觀察到利用植物的生物,因此無法十分確定我們所分辨出的食痕形式是否真的相同或相異。

(五)引用文獻

Augspurger, C. K. (1984).Light requirements of neotropical tree seedling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growth and survival. Journal of Ecology 72: 777-795.

Barot, S., Gignoux, J. and Menaut, J. C.(1999) Demography of a savanna palm tree: predictions from comprehensive spatial pattern analyses.Ecology 80: 1897-2005.

Barrios, H. (2003) Insect Herbivore Feeding on Conspesific Seedlings and Trees  Arthropods of Tropical Forests. 25: 282-287.

Basset Y, Hammond PM, Barrios H, Holloway JD, Miller SE. 2003. Vertical stratification of arthropod assemblages.Arthropods of tropical forests: Spatio-temporal dynamics and resource use in the canopy, pp. 17-27

Connell, J. H. and Green, P. T. (2000).Seedling dynamics over thirty-two years in a tropical rain forest tree.Ecology 81: 568.

Fenner,M(1987)Seedlings.New Phytol. 106 (Suppl.): 35-47

 Gallegos,S.C., Hensen,I.,Saavedra,F.V. and Schleuning,M.(2015)Bracken fern facilitates tree seedling recruitment in tropical fire-degraded habitats.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02/2015; 337:135-143. 

Lennon,N. (2015).What is a Tree Sapling.[accessed 14 January 2016]

Li, F.-R. et al. (2005)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re-and post-germination determinants for recruitment of an annual plant community on moving sandy land. Annals of Botany 96: 1215-1223.

Lowman,M.D. Rinker,H.B.(2004) Insect Herbivore in Tropical Forest. Forest canopies the U.S.A:Elesiver. 463pp

Negussie, A. Hussen,A.Megersa,N.Retta,N. Mathiasson,N.Björklund,N.(2008).Seedling mortality causes recruitment limitation of Boswellia papyrifera in northern Ethiopia.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72: 378-383

Parker GG. (1995)Structure and Micriclimate of Forest Canopies.Forest Canopies, pp. 73-106

Pey, P. J. and Alcantara, J. M. (2000) Recruitment dynamics of a fleshy‐fruited plant (Olea europaea): connecting patterns of seed dispersal to seedling establishment.Journal of Ecology 88: 622-633.

林良恭、江智民、喬雅玲、徐歷鵬、賴伯琦、黃重期。2010。玉山國家公園郡大溪 流域地區生物資源勘查。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51 頁。

林良恭、孫義方、喬雅玲、徐歷鵬、賴伯琦、黃重期。2009。玉山國家公園郡大觀 高地區生物資源調查。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86 頁。

翁國精、林宗以、張書德、范震華。2010。玉山國家公園新康山區中大型哺乳動物 監測暨水鹿族群生態調查。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83 頁。


靠近點,看蕨類

這次實驗課,我們觀察的是鐵線蕨,它有個很美的名字叫「少女的髮絲」,接著來介紹我們觀察到的各結構吧!

圖一
 鐵線蕨的葉和莖,可以看到有孢子囊堆著生在葉面背面


圖二
葉片背面的孢子囊堆近照


圖三
從葉片上剝下的孢子囊堆


圖四
已經把孢子彈出的孢子囊


圖五
孢子

這次實驗本來想用手機拍攝孢子囊彈出孢子的情況,但因為拍攝技術不好而失敗...
但這麼近看到生動的彈出孢子畫面還是有點小興奮:)


2016年1月7日 星期四

花的解剖

在2015/12/2實驗課我們解剖了朱槿花,下圖是花的各個構造。









































中文名: 朱槿

英文名:Chinese Hibiscus、 China Rose

學名: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
   Hibiscus javanicus Miller
   Hibiscus rfestivalis Salisb .
   Hibiscus rfragilis DC.

科屬:錦葵科(Malvaceae or Mallow family)木槿屬(Hibiscus)

別名:扶桑,佛桑,大紅花,狀元紅,中國薔薇,赤槿,桑槿

原產地:可能為中國大陸的華南、印度、東非等地,現廣泛分佈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尤其以南太平洋的島嶼生長最盛。台灣於明末清初移民時引進。

特徵:

花:多為單生,腋生,開放時徑 7~12 公分,花瓣大而豔麗,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 4~10 公分,寬 3~8 公分,先端圓鈍,基部狹而延伸呈爪狀,邊緣為粗鋸齒或波狀緣;雄蕊多數,着生於雄蕊筒上,雌蕊一枚,子房上位,五室,每室有胚珠多數;花柱甚長,貫通於中空的雄蕊柱;柱頭五枚,圓球形,上有絨毛。

葉:葉為單葉互生,卵形、闊卵形或狹卵形,長 3~8.5 公分寬 1.5~5 公分先端突尖或漸尖基部漸狹而略呈狹楔形紙質或糙紙質無裂片但有粗鋸齒或有刻痕、或近於頂尖為全緣,平滑無毛或於葉背的葉脈上有疏毛;葉脈由柄向尖延伸者有 3~5 條,鋸齒尖端均為葉脈頂端,約長 10 公分,也有裂開葉破裂而成掌狀,嫩葉由捲(兩邊向內)而開花。

莖:莖高 2~3 公尺,幹直立具有多數分枝,枝葉繁茂,樹皮多纖維質,不易折斷;枝條細
長,綠色,有時樹皮上有較明顯的皮孔。

朱槿的花辦與花萼著生在子房的下方,為下位花(hypogynous flowers)或稱子房上位花(superiors)。

其中較特別的是,朱槿的雄蕊包覆在雌蕊花柱上,這是錦葵科的特徵之一。



資料來源:
認識植物-朱槿
Hinsley S. R. 2004. Advice on Identification. MALVACEAE INFO. URL available at: http://www.malvaceae.info/Identification/advice.html [accessed 8 January 2016]